首頁 /  李子 /  桃形李
桃形李
李子

桃形李

桃形李,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。其樹勢中庸,樹冠紡錘形,樹勢直立,自花結(jié)實率較高,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結(jié)果,6-7年后進入盛果期;最高株產(chǎn)在100公斤以上,花期在3月中下旬,果實形狀似桃,兼桃李之風味;成熟期在7月底8月初,平均單果重40克左右,果面深紅色并附有白色蠟層。

形態(tài)特征

桃形李,為落葉小喬木,樹勢中庸,樹冠紡錘形,樹勢直立,自花結(jié)實率較高。一般定植后3年開始結(jié)果,6—7年后進入盛果期,最高株產(chǎn)在100公斤以上?;ㄆ谠?月中下旬,果實形狀似桃,兼桃李之風味,成熟期在7月底8月初,最佳食用期應(yīng)該在連續(xù)天晴1周后,長期雨季會影響果實的甜度,樹齡越大果實味道越好,果霜越多證明果實越新鮮(轉(zhuǎn)手多了果霜會自動脫落,顯光亮感)。平均單果重40克左右,最大果重達100克。

分布范圍

桃形李的分布范圍較廣,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(qū),包括歐洲、北美洲、亞洲、非洲等地。在中國,桃形李的分布范圍廣泛,從東北的長白山區(qū)到西南的云南、貴州等地均有種植。

栽培技術(shù)

1、種植密度:行距一般為4—5米,株距2.5—3米,畝栽44—67株。 2、種植技術(shù):一般起壟或土墩栽培,壟或土墩高30—40厘米;挖穴栽種,穴深30—50厘米,直徑60—80厘米;用腐熟的有機肥2000—2500千克/畝、鈣鎂磷肥50千克/畝和表土混合后打底,覆15—20厘米表土,與壟面基本持平,再將樹苗放上,培土,踩實,露出嫁接口,澆透定根水;在30—50厘米飽滿芽處定干。 3、土肥水管理技術(shù):幼樹一般以氮、磷、鉀肥為主,薄肥勤施;成年樹須施足有機肥,增施鉀肥,壯果肥用復合肥1—2千克/株,采后肥用尿素和鈣鎂磷肥各一半混合后施1千克/株。開花盛期噴0.3%硼砂,促進結(jié)果。行間可用鼠茅草生草栽培,夏秋干旱期,根部覆草。 4、整形修剪技術(shù):冬季修剪,幼樹以整形擴冠為主,以Y形為主要樹形;初結(jié)果樹以多留枝、少短截、輕剪長放為主,對骨干枝短截促分枝,利用短果枝結(jié)果;盛果樹以改善光照、復壯枝組為主,對妨礙光照、結(jié)果不強及外圍過密枝,要一律疏除。春季以抹芽為主。夏季修剪,以扭梢、摘心、疏枝等修剪方法為主,抑強扶弱,使樹冠內(nèi)通風透光,促進花芽分化。秋季修剪,剪除直立枝、過密枝、重疊枝,去強留弱,保持通風透光。

主要價值

1、營養(yǎng)價值:桃形李可食率高達97.8%,可溶性固形物20%,每100克果肉中含蛋白質(zhì)0.5克、脂肪0.2克、碳水化合物9克,營養(yǎng)極其豐富。 2、藥用價值:桃形李具有清熱、消食、開胃健脾等功效,同時具有潤肺、消痰、止咳、降火的功能。 3、觀賞價值:桃形李7月下旬到8月初成熟,果實似桃形,果面深紅色,并覆有白色果粉,外形美觀。

生長習性

桃形李是一種落葉小喬木,生長在溫暖、干燥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中。它適宜在溫度較高的地區(qū)生長,不耐寒,通常生長在海拔1000-3000米之間的地區(qū)。桃形李對土壤的要求不高,適應(yīng)性較強,可以在多種土壤類型中生長,包括砂質(zhì)、壤土、黃壤土等。

功效作用

桃形李具有改善心血管疾病、促進消化的功效。桃形李富含花青素、維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,可以有效預(yù)防血流淤積,保持血液循環(huán)通暢,從而減少心臟病的發(fā)生和卒中的危險。桃形李能夠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,具有增加胃腸蠕動的作用,因此適當食用能夠促進消化、增加食欲,可以用于改善便秘癥狀。

營養(yǎng)成分

平均單果重40克左右,最大果重達100克。果面深紅色并附有白色蠟層,可食率高達 97.8%,可溶性固形物20%,含有機酸0.57%。每100克果肉中含蛋白質(zhì)0.5克,脂肪0.2克,碳水化合物9克,營養(yǎng)非常豐富,常溫下可儲放10天左右,冷藏可保鮮50天,可做饋贈之佳品。

病蟲防治

在萌芽前對果園進行消毒,可噴施自制波美度5°石硫合劑清園。4—5月,幼果新梢旺長期,用15%吡蟲啉粉劑2500倍液防治蚜蟲1—2次,用1.8%阿維菌素3000倍或克螨特2000倍防治紅蜘蛛。6—7月,用糖醋液、性誘劑等誘殺金龜子、吸果夜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