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植物大全> 懸鈴花

懸鈴花 懸鈴花百科

時間:2023-07-27 15:18:00 來源:說植物網(wǎng)

  懸鈴花(Malvaviscus arboreus Cav.)是錦葵科懸鈴花屬灌木,高可達2米。枝被長柔毛;葉卵狀披針形,先端長尖,基部廣楔形至近圓形,兩面近于無毛或僅脈上被星狀疏柔毛,葉柄被長柔毛,托葉線形;花單生于葉腋,苞片匙形,邊緣具長硬毛,萼鐘狀,被長硬毛,紅色花呈筒狀,下垂,僅于上部略開展;花期全年。

  懸鈴花原產(chǎn)于墨西哥和哥倫比亞,在中國分布于廣東廣州和云南西雙版納及隴川等地區(qū),其性強健,喜高溫多濕、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和濕潤的沙質(zhì)土壤,不耐寒霜、耐濕,稍耐陰,忌澇。其繁殖方式一般為扦插繁殖。

懸鈴花.jpg

  地區(qū)分布

  懸鈴花原產(chǎn)于南美洲墨西哥、秘魯和巴西,現(xiàn)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地區(qū),在中國廣州和云南西雙版納及隴川等地已引種栽培。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往往逸生,中國華南地區(qū)多植于庭院。常生于荒坡、地坎。

  生長習性

  懸鈴花對土壤要求不嚴,耐濕性好,全年開花,但冬季開花的數(shù)量較少。懸鈴花性強健,喜高溫多濕和陽光充足環(huán)境,耐熱、耐旱、耐瘠、不耐寒霜、耐濕,稍耐陰,忌澇,生長快速。宜在肥沃、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(zhì)土壤中生長,冬季溫度不低于8℃。盛夏土壤保持濕潤,多見陽光,但要防烈日曝曬,耐修剪。

  繁殖方法

  繁殖技術(shù)

  懸鈴花主要采用扦插,嫁接或高壓法進行繁殖。

  可在夏、秋季節(jié)剪取健壯、充實的半木質(zhì)化嫩枝10-15厘米長,插于沙床,保持濕潤,一般插后20-25天可生根。生產(chǎn)中主要用扦插育苗繁殖。扦插的季節(jié),除冬季低溫不宜外,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,但以3~5月份最為適宜,此時扦插的幼苗,翌年即可定植。老枝和嫩枝均可用作繁殖材料,但以1~2年生枝條的成苗率最高。插穗剪成10厘米左右長,可不經(jīng)任何處理,剪后即插入沙床或蛭石床內(nèi),經(jīng)常保濕,約1個月即可發(fā)葉發(fā)根,一般成活率可達80%以上。當插穗發(fā)根3~5條,根長3厘米左右時,即可移入圃地定植,注意澆水保濕,按常規(guī)育苗方法管理,翌年即可出圃。

  栽培技術(shù)

  土壤

  每年春季換盆,增添腐葉土,盆土宜用含腐殖質(zhì)豐富的肥沃、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(zhì)土壤。

  光照

  日照充足,植株生長較快,莖葉較繁密,開花亦較多;蔭蔽處開花不良,結(jié)蕾易脫落,或花朵變小,花色暗淡。

  澆水

  澆水避免澆到花瓣,以免產(chǎn)生白斑。

  肥料

  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。盛夏土壤保持濕潤,多見陽光,但要防烈日曝曬,早晚在葉面噴水。秋季天氣轉(zhuǎn)涼時,應(yīng)搬入室內(nèi),停止施肥,控制澆水,保持通風。

  修剪

  栽培中當分枝稀少時,要對枝條進行修剪,使其多發(fā)側(cè)枝,剪去過長、過亂的枝條及弱枝、病枝,以促發(fā)新枝,從而達到多萌發(fā)分枝多開花的目的。成株每年春季定期修剪整枝一次,植株老化需強剪,促使枝葉繁密。剪枝直接扦插于籬地,即能發(fā)根成長。

  病蟲害防治

  病害

  懸鈴花常發(fā)生葉斑病和白粉病,這是一種真菌病害,是由真菌引起的。真菌是一類沒有葉綠素的低等生物,個體大小不一,多數(shù)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。

  防治方法:一是深秋或早春清除枯枝落葉并及時剪除病枝、葉燒毀;二是發(fā)病前噴灑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保護;三是合理施肥與澆水,注意通風透光;四是發(fā)病初期噴灑50%多菌靈,或50%托布津500--600倍液,或75%百菌清600--800倍液。

  蟲害

  有蚜蟲、介殼蟲和卷葉蛾等。

  防治方法:用40%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。

  主要價值

  觀賞價值

  懸鈴花是觀花型植物,適合花壇配置或作花籬。懸鈴花極易栽培,適合于庭園、綠地、行道樹的配植,也可以列植為花境、花籬或自然式種植,還可剪扎造型和盆栽觀賞。在南京地區(qū)常以盆栽室內(nèi)觀賞。

  環(huán)保價值

  懸鈴花具有吸附煙塵和凈化有害氣體的作用。它可供廠礦污染區(qū)綠化作用。

  藥用價值

  懸鈴花性寒味苦,據(jù)《新華本草綱要》記載:“根、皮、葉:用于拔毒消腫”,主要用于濕瘡流水、潰瘍不斂、牙疳口瘡、下疳等癥狀,還有收濕斂瘡、生肌定痛的功效。

  食用價值

  其花盛開前有甜汁液,可吸食。

相關(guān)文章

養(yǎng)花知識
植物大全